孩子從四歲半到五歲上小學之間,他自己就看了4大本365夜故事書,30多本兒童科普書籍,好幾本成語故事及童話故事書,許多問題便“無師自通”了。記得有一次他問我:“爸爸,您知道水是無色、無味、無嗅的嗎?”還沒等我回答,他又接著說:“爸爸,您原來說燕子飛到南方來過冬,是因為南方比北方暖和。您說得不完全正確,其實,還有一個原因:冬天南方比北方的蟲子多,燕子不飛到南方來,就會餓死。”我驚訝地問道:“這些你是怎么知道的?”他回答:“是書上說的。”我記得他五歲時就能說出“金字塔”、“法老”、“木乃伊”等是怎么回事;六、七歲時就懂得足球比賽的一些規(guī)則,還知道拳擊比賽的點數(shù)是怎樣計算的,甚至對炒股票的技巧也略知一點……許多認識我的人都為之感到驚訝,認為石飛真是一個“神童”。其實,這些概念和知識都是他自己從《十萬個為什么》和其它的讀物中看到的。從這里就可以看出孩子早期的識字閱讀,不僅減輕了大人教育孩子的擔子,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孩子從中獲得了知識,點燃了智慧,為他“自學成才”開辟了道路。
當然,也有許多人認為漢字字數(shù)多,形體復(fù)雜,筆畫繁多,因而難認、難記、難學、難用,對于嬰幼兒來說,更是如此。所以許多年輕父母總把教孩子識字看成是一件難事,當看到一個三、四歲的小孩能識幾百個漢字就會驚嘆不已。其實,只要教育得法,具有一般智力水平的孩子都能在嬰幼兒階段識上相當數(shù)量的漢字(少則幾百,多則幾千)。之所以教孩子識字是件容易的事,是因為:
其一、漢字是象形文字,并且一個字一個音節(jié),使嬰幼兒容易產(chǎn)生聯(lián)想和跟讀。如“羊”、“馬”、“哭”……都是一個個的形象符號,孩子一看這些字很容易想到山羊的角和胡須;想到馬在奔跑的樣子;想到一個人在流淚的模樣,孩子對形象的事物是容易記住的。再加上漢字是一個字一個音節(jié),便于孩子跟讀和指讀,學起來也就不是一件難事了。
其二、嬰幼兒都具有圖形知覺或辯認的能力。兩歲左右的嬰兒已認識了許許多多差別不大、形象相似的事物,說明他們已具備了圖形知覺或辨認的能力,而上千個漢字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一個的圖形,是他們認識萬事萬物中的一小部分,要辨認和記住它們也就不足為奇了。心理學家曾性初教授認為:“識漢字并不需要特殊的天資或聰明,因為識字不過是圖形知覺或圖形辨認,任何正常的兒童都具有這種圖形知覺或辨認的能力。”
其三、事實也證明嬰幼兒是能夠識字閱讀。只要是接受過早期識字教育的嬰幼兒,絕大多數(shù)都能識字,只是或多或少的問題。“0歲方案”培養(yǎng)了一批又一批兩、三歲識字,四、五歲閱讀的小才子,就是最好的明證。
既然嬰幼兒識字閱讀既有重大意義,又有可行性,那么教他們識字閱讀的方法又有哪些呢?好吧,由于時間關(guān)系,我只能簡要講講教嬰幼兒識字的4大基本方法的概念,其具體教學的原理、方法和技巧,請大家看看《新編嬰幼兒識字百法》這本書。
第一種基本方法:環(huán)境濡染法。就是在嬰幼兒生活的地方要讓他能常??吹轿淖?,把識字環(huán)境布置起來,孩子常常隨著爸爸、媽媽看字、認字、讀字,這就是“環(huán)境濡染法”。